一、案例背景
昆明晋宁区为古滇文化的发祥地,古滇国都邑所在地,古滇青铜文化的中心,航海家郑和的故乡。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昆明市南部,环抱滇池,行政区域面积13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6万人。晋宁区临近滇池地区分布着诸多古村落,原来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莲藕和打鱼为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是100多年前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里对滇池周边稻田美景的描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晋宁区大多数村镇因缺乏合理规划,村庄无序发展,工商资本介入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农民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的细碎化和零散化情况十分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凸显,导致出现“农民种田养不活自己,村干部守不住村里的土地”等现象,同时,农业面源污染进入滇池,对滇池流域水质造成严重威胁,与建设美丽家园、美丽乡村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严重背离。
近年来,晋宁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综合发展新路子。2022年6月29日,晋宁区正式挂牌成立了云南省首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即昆明市晋宁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村投公司”),整合乡村土地资源,统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发挥生态安全屏障、农业产品供给、农村产业融合等功能,减少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风险,着力打造乡村土地资源整合和乡村振兴典范区域,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乡村土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
二、核心机制
晋宁区着力打造“村投公司”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村投公司”以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整合优化乡村土地资源、形成分级联动管理、打通授信融资渠道、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具体做法,在滇池环湖路以内开展生态种植,在滇池环湖路以外规范现代农业生产,区域整体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积极将乡村土地资源发挥生态效益,生态效益产生多元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带动乡村绿色发展社会效益,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三、具体做法
(一)成立“村投公司”,整合优化乡村土地资源。“村投公司”由昆明市晋宁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资公司”)牵头组建,注入资本人民币1亿元,评估各村社集体资源和各农户资产,联合成立“村投公司”。国资公司占股51%,各村集体资源和各农户资产占股49%。实践探索“国有资本融合集体资源”发展思路,创新推行“国有资本 村集体资源 农户”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整体发展。“村投公司”紧扣“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股权变资金、资金变项目、项目变收益”的目的,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培育、特色乡村旅游打造等作为主要经营方向,通过“投、并、划、整”等多种方式,对农村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集中整合、规范管理、规模运营。同时,晋宁区政府统筹组织,“村投公司”协助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了晋城街道沙堤村、张家村、花椒嘴村等多个村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乡村规划宜农宜居、美丽生态。
(二)形成分级联动管理,保障集体和村民权益。区成立“村投公司”、乡镇(街道)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村社成立村集体公司,构筑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合作共赢的联合体系。“村投公司”负责企业的整体投资运营,整合优化乡村土地资源,实现企业化项目投资运营管理,聚集小散项目,形成多元大产业,全面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抱团联合、产业兴农,实现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乡镇(街道)级负责指导和监督集体资源资产合理开发、规范使用、按约履职,防止集体资源违规开发和资产流失,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合法权利;村社级负责组织清理清查乡村资源、编制资源清单、制定村规民约、承担用工劳务等,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等协议,充分保障集体和农民的权利。
(三)打通授信融资渠道,深度推进产业融合。“村投公司”通过整合村集体资源、汇聚国有资本、打造专业团队、开展市场运作等多种手段,有效依托注入资源资产及国资公司国有平台信用,多渠道开展融资。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分别为晋宁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沙堤渔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六家经济组织颁发预授信牌,并授信共计2.5亿元。授信资金主要用于乡镇经济管理服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土地整治服务,花卉、谷物、蔬菜、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通过打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农村的渠道,更好地服务农业产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及城乡融合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将乡村整合的资源优化成投资项目,让投资的项目形成可持续性的效益产出。
(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投公司”积极推动土地整治工作,建设高标准现代农用设施,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结构调整,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积极打造生态种植、现代农业生产、“农文旅”融合三大板块。“村投公司”在滇池流域区,集中流转晋宁区晋城街道沙堤村、回龙村、安乐村三个村委会3292亩和晋宁区宝峰街道中和铺村委会1805.57亩土地资源。其中,在滇池环湖路以内已垦造水田1284亩,在沿湖种植优质水稻、水生莲藕等生态水生农作物;在滇池环湖路以外,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已开发种植花卉面积约1340亩,并逐步规范鲜花种植规模,壮大农业产业经济;正在规划蔬菜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计划投入建设千亩有机蔬菜基地;同时,在整合乡村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改善乡村环境,带动拆除老旧违规大棚,开展房屋修缮、村道硬化、垃圾分类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农业、文旅、康养产业融合,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激活“农文旅”融合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四、主要成效
(一)生态环境趋于向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晋宁区整体规划策划下,“村投公司”通过设立便民综合体、整治路域环境、导入产业等方面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了人居环境,缩小了城乡间基础设施差距,保护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作物品质,晋宁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以坚持滇池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保持大面积生态农业底色不变,打造高标准水田,积极恢复区域湿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威胁,白鹭、苍鹭等水鸟重返村庄,沿湖周边水质也有了较大改善。其中,沙堤村在积极建设下,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河道水质由ⅳ类提升至ⅲ类,村庄绿化率由原来的10%提升到45%,村庄空气负氧离子年均浓度达到2200个/cm3以上,再次重现当年“四围香稻、万顷晴沙”和谐景象。
(二)生态产品种类丰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晋宁区统一部署下,“村投公司”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开展土地治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其中,滇池环湖路以内种植水稻、莲藕等传统生态农业作物,水稻产量约500公斤/亩,藕产量1500公斤/亩,每年可实现约500万元经济效益,水田垦造和传统生态农业种植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村投公司”通过整合乡村土地资源,每年为村集体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保障村民每年6000元/亩土地保底收入。滇池环湖路以外区域,通过开展花卉、蔬菜等现代农业生产,预计年经济产值可达约3亿元。此外,通过全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民们纷纷利用民居开设民宿、美食小吃店、文化体验店,“村投公司”在各村投入运营的文化栈道美食街、生态稻香火车、田园休闲清吧、传统生态农业种植等项目,每年可为属地农民新增600余个就业机会,村民就业岗位工资由2000元/月提高到4500元/月。绿色乡村旅游与属地就近再就业充分融合,让更多的农民创造了多种灵活就业渠道和收入方式,各地村民基本实现快速致富。
(三)绿色发展显著提升,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晋宁区政府、“村投公司”注重挖掘当地的土特产和特色品牌,通过品质提升和市场推广,“四围香稻”生态稻谷、“盈滇”菜籽油等地方特色品牌逐渐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促进了乡村产业绿色协调发展。此外,通过举办稻花音乐节、油菜花节、千人插秧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当地观光游玩,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设立晋宁农业研学基地、花卉种业研发创新基地,助力晋宁区现代农业人才孵化,推动科技人才带动乡土人才孵化,有效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社会效益日益凸显。